「我覺得現在有個很奇妙的趨勢,就是好像想羈押就可以羈押,不想羈押就可以直接不要羈押。」

「最妙的就是,『應該』是有人傳訊息或跟他說請不要回國。你們都有數位跡證了,訊息嘞?」——廖震

廖震老師 YT 頻道


簡要筆記

  • 羈押三要件:重罪、證據、逃亡
  • 有羈押事由,不一定有羈押必要
  • 羈押要件「合理之依據」不用嚴格證明——檢察官與法官的自由心證
  • 最高法院民國 98 年的解釋:合理之依據「不得出以揣測」,且需參考「一般社會通念」(能說服多數普羅大眾)
  • 為了民進黨掌權,只要柯文哲有釋放的可能,檢察官就必須要抗告
  • 許芷瑜(橘子)回國是為看牙醫之事,檢察官早已得知,診所也有就醫證據,卻仍成為羈押之理由。
  • 民國 113 年 5月,許芷瑜早已因與柯文哲爭吵而放長假
  • 法院自己也承認,無法確認柯文哲或民眾黨其他人,是否有教唆許芷瑜出國
  • 檢察官引用證人的理由,充滿了:「應該」、「我猜」——大量的臆測。數位跡證呢?簡訊在哪裡?
  • 奇妙的是,法院的延押裁定能根據檢察官的臆測,寫出「確實」、「確有可能」的理由。
  • 合理、科學、說服大眾 ——全無。法院顯然用結果(既定立場)倒推原因

有無獨裁不好說,但真民主假不了,假民主真不了。


影片內容擷選

「風聞即可、風聞聽案 ——我們邁向民主法治這麼長的時間,還在法院看到這種東西?」

「最妙的就是,『應該』是有人傳訊息或跟他說請不要回國。你們都有數位跡證了,訊息嘞?」

「不是要科學嗎?你不能說服大家,你做的羈押裁定,就會很自然的被認為是特定的機關,特定的政府,特定的權力機構,要打擊對手所做的措施。」

「我覺得現在有個很奇妙的趨勢,就是好像想羈押就可以羈押,不想羈押就可以直接不要羈押。」

「哇塞,北院(柯文哲)跟桃院(鄭文燦)兩個裁定,完全背道而馳啊。」

「『如果民意是經由賄選或其他不正手段產生,不僅扭曲民意為民主的恥辱,而且往往弊端叢生,將再使天下淪為一二人之天下,選賢與能淪為口號,賢能之人視為畏途,無財力之人視為不可能。』 ——所以現在有風電嘛、有綠電嘛,現在有各種各樣不同奇妙的重大經濟犯罪逃亡在外。 ——『政治國家就操弄在少數人手裡,而民意只不過是少數人操弄工具而已,即所謂假民主。』」

「你當然有自己的意見,但是不好意思,很簡單,你用法律說服我吧。你用合理科學證據,跟說服大眾的方式說服我吧。」


《台灣法律》黑米收藏的 YT 播放清單


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請給柯文哲醫療的權利

北檢您搞得人家好亂啊